掌握市場報酬的同時,保有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。
若想要進行佛系投資法,買入後放著不理,那麼被動投資法或許是你的最好的選擇。所謂的被動投資法,主要是投資追蹤某一檔指數的基金,例如美國
S&P500 指數。
指數型基金主要持有該檔指數相同成份比例的股票。因此不需要聘請太多基金經理人或研究員進行產業分析或選股。內扣費用相對也比一般主動型基金低的許多。在台灣股票型基金內扣費用平均
1.7% 左右,台灣50內扣費用僅 0.43% ,美國甚至有內扣費用 0.08% 指數型基金。也許你不會在意這 1~2% 費用,但若您想要長期投資,這將會影響您的長期投資績效。
十年後,佛系投資法打敗 86% 基金。
當你進行指數投資就是希望能取得市場上平均的績效,也代表有一半的投資人投資績效會贏過指數,另外一半會輸給指數。然而當您付出高昂費用請專業基金經理人管理您的財富時,這些專業基金經理人真的能夠幫您打敗打盤嗎?真實情形真的如此嗎?
在台灣如果要投資加權股價指數走勢想同的指數型基金,最容易購買的方式就是持有台灣50
(0050),你可以很輕易的在台灣股市開盤時任意買進或賣出,甚至於收盤後進行零股交易。台灣50 主要持有台灣市值前 50 大之上市櫃公司,其市值約占台股 8 成。長期來看,其走勢與大盤走勢大致相同。
SITCA
公佈 2019 年以投資台灣大型股票年平均內扣費用為 1.72% 。台灣 50 內扣費用為 0.43%
。僅有"富邦台灣釆吉 50 基金"與"富邦臺灣公司治理 100
基金"內扣費用低於 0050 。
而SITCA 2020 年 5 月公布資料顯示,若持有一年台灣 50 ,投資報酬率贏過台灣 50 基金僅有 45.2% ,約占整體基金一半。但三年、五年、十年投資績效要贏過台灣 50 基金僅有
37.5% 、 14.3% 、 13.3% 。也就是當你持有期間超過五年或十年時,台灣
50 將會打敗 86% 基金。這是多麼恐怖的一件事情。這些基金向投資人收取數倍的費用,卻無法為投資人帶來超額報酬率。
令人感到恐怖的是,當你持有五年時,僅有三間基金公司績效超過台灣
50 ,其投資報酬率介於 40.78%~45.11% ,同時期台灣
50 績效為 39.53% 。可見基金經理人並無法為投資人帶來超額報酬。其中兩檔為指數型基金,只有一檔主動投資基金"日盛MIT主流基金"。代表投資大型股票的主動型基金幾乎全部輸給指數型基金。
當你持有
10 年時,很不幸的僅僅只有兩檔基金些微贏過台灣 50 。台灣 50 幾乎完勝全台灣大型股票基金,看到這裡,你是否也要考慮加入佛系投資法的行列了呢?
一年 |
三年 |
五年 |
十年 |
|
台灣大型股票基金 |
31 |
24 |
21 |
15 |
績效>台灣50 |
14 |
9 |
3 |
2 |
比重 |
45.2% |
37.5% |
14.3% |
13.3% |
報酬率(%) |
一年 |
三年 |
五年 |
十年 |
2019內扣費用 |
元大台灣卓越50基金 |
11.25 |
21.97 |
39.53 |
131.22 |
0.43% |
匯豐龍鳳基金- |
10.09 |
21.94 |
29.86 |
98.89 |
1.61% |
匯豐台灣精典基金 |
9.67 |
20.22 |
26.8 |
77.39 |
1.93% |
富達台灣成長基金 |
8.95 |
19.69 |
23.25 |
77.85 |
1.89% |
元大台灣加權股價指數基金 |
9.07 |
21.73 |
35.63 |
118.51 |
0.99% |
匯豐成功基金 |
-12.59 |
10.18 |
12.11 |
83.43 |
1.33% |
元大卓越基金 |
-2.09 |
-7.57 |
-7.13 |
22.51 |
2.77% |
瀚亞外銷基金 |
12.81 |
31.62 |
31.75 |
73.86 |
3.30% |
宏利臺灣股息收益基金 |
16.54 |
18.93 |
29.84 |
135.69 |
1.47% |
德銀遠東DWS台灣旗艦基金 |
34.41 |
15.69 |
0.98 |
35.62 |
2.45% |
街口台灣基金 |
21.51 |
28.75 |
37.56 |
45.59 |
5.15% |
摩根台灣增長基金 |
8.63 |
9.25 |
14.54 |
77.25 |
1.53% |
元大台商收成基金 |
13.04 |
6.52 |
12.72 |
64.01 |
1.19% |
元大台灣高股息基金 |
14.53 |
31.73 |
45.11 |
105.11 |
0.76% |
富邦台灣ETF傘型基金 |
11.46 |
21.15 |
33.63 |
111.44 |
1.14% |
摩根台灣金磚基金 |
17.95 |
16.33 |
26.79 |
135.15 |
2.31% |
日盛MIT主流基金 |
20.97 |
31.28 |
40.78 |
3.89% |
|
元大富櫃50基金 |
19.79 |
24.56 |
15.59 |
1.24% |
|
元大摩臺基金 |
12.04 |
22.2 |
35.87 |
0.47% |
|
合庫台灣基金 |
12.01 |
11.37 |
-4.63 |
4.15% |
|
永豐臺灣加權ETF基金 |
7.95 |
20.23 |
32.63 |
1.50% |
|
富邦台灣釆吉50基金 |
11.45 |
23.38 |
41.26 |
0.34% |
|
復華台灣智能基金 |
11.06 |
20.87 |
1.33% |
||
兆豐國際臺灣藍籌30ETF基金 |
7.26 |
22.11 |
0.73% |
||
富邦臺灣公司治理100基金 |
9.09 |
24.41 |
0.35% |
||
國泰低波動ETF傘型基金 |
-0.57 |
1.06% |
|||
路博邁AR台灣股票基金 |
4.56 |
3.18% |
|||
元大台灣高股息低波動ETF基金 |
6.96 |
1.02% |
|||
富邦道瓊臺灣優質高息30ETF基金 |
-4.57 |
0.83% |
|||
新光特選內需收益ETF基金 |
1.68 |
0.77% |
|||
摩根台灣金磚基金 |
17.95 |
2.31% |
|||
宏利臺灣股息收益基金 |
16.54 |
1.47% |
歡迎分享本文,全文轉載請勿修改內文,並請加註來自抵家Titsia,附上原文連結:《家庭理財規劃|想佛系投資?一定要懂被動投資法!》
更多相關文章
家庭理財規劃|越高的經理人費用,帶來更好的績效?